(相关资料图)
金沙街道大力推进“门前三包”管理工作 展现文明城市新底色
金沙街道供稿(张玉玲、赵慕阳)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,管理要求不断提高,通州城区过去各种习以为常的占道经营、乱堆放、乱张贴等不文明行为已然不适应文明城市的要求。2022年《通州区“门前三包”管理办法》施行以来,金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践行“四敢”精神,求新求变,深入实施“门前三包”管理工作,城区主次干道市容环境卫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。
“门前三包”责任人由被动管理向主动履责转变。金沙街道执法局根据“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”相关规定,以网格为单位、以路段为单元,对沿街商铺签订《市容环境卫生责任状》情况建立分类信息台账。明确了“门前三包”日常履责范围、标准和要求。管理、执法人员通过上门一对一宣传“门前三包”管理办法,单位和个人参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。国有单位在履行责任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明显,公众自觉遵守“门前三包”管理的氛围逐渐形成。
市容环境由运动式整治向长效性管理转变。为有效推进“门前三包”管理工作,金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行“门前三包”日常管理责任制,责任明确到网格、到人,强化日常督促、指导、管理工作。要求不定期巡查检查,对重点行业、突出对象要求一日三巡查,坚持“721”工作法,做到一提醒、二整改、三处罚监管步骤。市容环境不再是“抓一阵紧一阵,管一阵好一阵”,目前已开展执法检查46次,立案查处了6起违法行为,通过制度化管理,实现了长抓常管、长效常态。
城市治理由单一管理向共管共治转变。结合城管进社区活动,发挥城管工作站、社区网格长、网格员作用,深入城市管理一线,点对点做好商户服务指导工作,培养主人翁意识,鼓励居民共同监督,做好“门前三包”工作。引导商户、居民参与到“门前三包”管理工作中。建立“门前三包”红黄榜制度,通过新闻媒体对损害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曝光。实现城市管理多方参与,齐抓共管,共建共享。
城市管理由机械执法向柔性执法转变。对于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,发放“首违不罚”告知书,耐心宣传教育,彰显柔性执法温度,体现城管执法的人文关怀。坚持对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审慎的法律原则,坚持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。执法方式的转变,让执法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赢得了绝大多数商户的支持和理解,“门前三包”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,已清理废旧电动车200余辆,各类杂物、垃圾87处,废弃轮胎200余条。
思变才能常新,敢变才能改变,巧变才能提升。金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正通过“门前三包”管理,不断探索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方法、新路径,练好“绣花功夫”内功,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走稳走实走远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